中國何時收複台灣?台灣與祖國有過幾次分離和回歸?

中國何時收複台灣?台灣與祖國有過幾次分離和回歸?

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國何時收複台灣,以及對應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
內容導航:
  • 鄭成功收複台灣是在什麽時候?
  • 曆史上,幾次收複台灣的時間是什麽?
  • 中國又是在哪一年負收台灣?
  • 台灣是什麽時候收複的?
  • 中國曾有兩次收複台灣,請問是哪兩次?還有分別是誰收複的?
  • 台灣與祖國有過幾次分離和回歸

Q1:鄭成功收複台灣是在什麽時候?


永曆十五年(清順治十八年,1661)正月,鄭成功在廈門召集軍事會議,商議東征收複台灣事宜。盡管遭到將領們的反對,鄭成功仍然決定東征台灣,他親率大軍。鄭軍船隊,所用戰船大多為福船,包括中軍船、龍煩船、沙船、鳥船、八槳船、小哨、快哨、烏船、小烏龍船等十多種。


這時候傳來清朝順治皇帝的死訊,鄭成功估計清廷麵臨國喪,新主尚未繼位,一時不會大動幹戈,派兵圍剿,此時東征台灣是最好時機;何況北風季節即將過去,迎來南風,逆風行舟多有不便,出師東征不可再延時間。


二月時停泊在大員(台灣別名)海麵守衛進港要衝的12艘荷蘭夾板戰船,駛於台灣海麵,守衛台灣的荷軍警覺鬆懈,守島荷軍隻有1500人左右。


在戰術上,鄭成功出奇製勝,選擇了荷蘭軍隊沒有設防的鹿耳門航道進入。此處水淺道窄,隻能通過小舟,進不了大船,是一道天然屏障,荷軍在此沒有派兵把守。但是荷軍沒想到的是,鹿耳門航道遇到大風大潮時,潮水上漲,水位要比平時高五六尺,可行大船。四月初一中午鄭軍戰艦順利通過鹿耳門,兵分兩路:一路登上北線尾,一路駛入台江,在赤崁城附近的禾竂港登陸,切斷了台灣城與赤崁城荷軍的聯係,並在台江沿岸建立起灘頭陣地,從側背進攻赤崁城。


鄭成功的部隊到了台灣人民的支持。飽受荷蘭殖民者欺壓的台灣漢族、高山族人民見到鄭成功大軍到達,爭先恐後地出來迎接他們,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們登陸。包括提供情報,做向導等。鄭軍將士深受鼓舞,士氣高昂,快速穿插,占據有利地形,完成了對赤崁城的包圍。


清康熙元年(1662)十二月十三日(陽曆2月1日),中荷雙方在條約文本上簽字,侵台荷蘭殖民者正式投降。十二月十八日(陽曆2月6日),在台江邊沙灘舉行首降儀式。在台灣城堡飄揚了38年的荷蘭國旗,被降下來。鄭成功收複台灣。


光複台灣,是鄭成功一生的壯舉,偉大功勳。他將寶島的收回到祖國的版圖,捍衛了祖國的領土的完整,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。收複台灣也是鄭成功十年抗清,重整河山,建立穩固基地的一次最了不起的勝利。


傳部分銀行暫停房地產開發貸款
任誌強:雷人語錄背後的生存規則